Friday, December 18, 2009

過盡千帆皆不是

好吧,看到下面這張圖(小哇唯一成功電到我的一張圖),想到了雨這個話題:



(話外音:難得這麽有意境的一個鏡頭啊,但是在看到女主的時候我暈倒了,“您是餘其揚的令堂嗎?!”)

爲什麽那麽喜歡這張劇照呢?雨是多變的,但是最喜歡的是溫柔憂鬱的雨,而這張劇照裏,小哇的表情也可以用溫情脈脈、眸含秋水來形容。真不知道是雨惹了柔情,還是阿其眼中的柔情濃綢似雨。

其實多變的不是雨,自然萬物本是無情的,有情的只是人心,多變的也只是人的心緒。無論是言情、武俠還是歷史小説,說到雨,說到江南,說到那濡濕的黃梅天、油紙傘、倩影偏偏、俊朗佳人,立刻就是一幅玲瓏旖旎的畫面。中文是一個儒雅的語言,傳統的漢文化也是儒雅的文化。人們表達心中所念所想,很少直接説明,而往往借用自然為情之載体:梅、蘭、竹、菊;風、雷、霰、雨,這些本來無情之物,全都成爲文人筆下傳情達意的工具。

雨的種類頗多,春雨旖旎、秋雨肅殺、冬雨寒徹、夏雨淋漓;晨雨點滴人慵懶、夜雨急驟思鄉緒;五更之時,殘雨落階臺,更令人腸肝寸斷、淚灑襟衫。

今天很鬱悶的一天,所以胡言亂語,看帥哥轉變心情~~~
為小哇換了新的標題 --

望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真是椎心泣血之句啊~~~
@~@~@~@~@~@

今日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插遍茱萸少一人。

Thursday, December 17, 2009

火綫觀感2

昨天看完了4突然死亡和5掘墓人,終于感覺這部戯漸入佳境了。

掘墓人是看到現在最精彩的一個故事,倒不是因爲案情有多麽懸疑,而是特別喜歡勝男和韓飛被困在密封地下室的那幾段戯。于勝男已經成爲我在火綫裏最喜歡的角色,像她這樣的女生就是我心目中欣賞佩服的女生形象吧:自立、自強、堅強勇敢、對生活從不輕言放棄。看到她在就快要沒有氧氣的密室裏一次次鼓勵韓飛不要放棄希望,就打從心眼裏佩服她的勇氣。另外,釋小龍的文戲非常令人驚訝,想不到他駕馭的這麽好。火綫的武打場面很多,估計釋小龍總要假裝自己不會功夫也是挺鬱悶的。勝男和韓飛的對手戯出人意料地非常好看,兩人都屬於高智商、知識豐富的精英型人物,又都鬼點子很多,看著他們在生命垂危之際還能想出一個個機智的辦法,一步步抽絲剝繭地推理並分析案情,真是為他們喝彩。有時候釋小龍仿佛有種金田一附體的感覺。還有當勝男說她的原名叫“淑楠”(輸男)的時候,真是哈哈大笑啊。

這部戯的配音,鐘朗和韓飛的配音都相當不錯,給角色增色不少。勝男的配音聲音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有的時候説話太快了,節奏感有點打亂。我尤其喜歡韓飛的配音,那種有點小鬼精靈的聲音非常適合韓飛。

最後,小哇有些地方的表演還是不夠到位,當然帥還是非常帥啦,帥得都快沒邊兒了。突然死亡那集,小哇幾乎一直是一臉生人勿近的恐怖表情,記得有場戯,他明明只是想拍一拍對方的肩膀,但是他的表情太恐怖了,我還以爲他要臭揍對方一頓。掘墓人那集,感覺小哇對於勝男和韓飛的擔心也沒有發揮出來,不過聼到他說“他們兩人不是一般人”的時候,倒是説明了鐘朗對他二人的信任和倚重。

總之掘墓人看得非常過癮,希望剩下的五集也不會令人失望。

*~*~*~*~*~*~
今日詩詞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攜手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人民的廣場

馬先生似乎在瑞士遊玩的相當愜意,今天的博客,最喜歡其中的一句話,“人民與人民的廣場是沒有界限的。”

令人感慨良多的一句話。

廣場這種東西,起碼在美國,是個沒什麽大不了的地標,與中文的“廣場”不完全相等。一說起“廣場”,腦海裏浮起的就是天安門廣場的規模,莊嚴、肅穆。英文裏一般稱為“square”,曼哈頓這個彈丸大的島上,就有各種"square",什麽time square,union square,washington square等等,第一次去的中國人還以爲是個多大的地界,到了那裏一看,到處找“廣場在哪兒呢,在哪兒呢?”

英文裏的廣場根本就不需要很大,有塊空地就敢自稱“廣”場。廣場的生活氣息是很濃的,和四周圍的各種建築打成一片,完全沒有自視甚高,充滿了生活氣息。時代廣場完全是個五光十色的商業中心、華盛頓廣場在紐約大學校區附近,潮流的城市學府味道很濃、我最喜歡的是聯合廣場,這裡每星期會有農貿市場,附近的小農集體到這裡來銷售自家製作的有機食品,各種藝人在這裡賣藝,學生在這裡聚會,周圍有barnes and nobles書店、絲芙蘭、whole food、pet land等我非常喜歡的店家,完全是一幅下城的熱鬧生活景象。

總之,紐約的廣場從來不“端”著,就是一個讓大家夥兒因各種目的而聚集在一起的地方。相比之下,中國的廣場象徵意義就濃多了

Tuesday, December 15, 2009

“火綫追凶”和電影頻道初評

帥氣的鐘漢良,一貫喜愛的懸疑主題,火綫追凶當然不容錯過。觀感將陸續寫出來。


p.s.留鬍子的小哇很帥啊,眼神也相當有狠勁兒!

------- -------
火綫看到了第三集,忽然發現這幾年央視的電影頻道倒確實拍了一堆還算靠譜的劇集。

陸小鳳系列是我看的第一套電影頻道的劇集。九十年代,内地正式開始拍攝著名武俠作家的武俠大片,雖然以前也有過很多類似的片子,但是那些片子大部分應該稱為“武打片”,與“武俠片”不能完全一概而論。内地開始的幾部武俠作品,還是透著一股濃濃的内地風格,與書中塑造的武俠世界有一定差距,無論是服裝、造型、臺詞、甚至是說臺詞的方式等等,内地都還沒有把握住武俠片的氣質。

當時拍得最多的當然是金庸的作品。把金庸的作品和古龍的相比較很有趣,金庸的作品比較像油畫,突出形;古龍的作品更像國畫,突出韻與神。形較容易塑造,韻與神卻比較困難。古龍的描寫,往往幾個短句、甚至幾個字,勾勒出一幅韻味十足的畫面,這就要求編劇導演本身的藝術修養達到相當的高度,才能夠把握住這種感覺。當然,古龍的作品,故事性也很強,陸小鳳更是古龍的巔峰之作(我一直喜愛陸勝於楚留香)。所以拍攝陸小鳳,劇本基本是現成的。

央六頻道的選角,基本上也還過的去。張智霖的陸小鳳相當的看得過去,那兩撇小鬍子出乎意料地適合,小鳳凰遊戲人間又重情重義的個性也基本表現到位。個人認爲張智霖的外形有一點吃虧,稍微單薄了些,不過演技大大加分。花滿樓是個意外的驚喜,找張智堯算是導演識人。服飾造型也相當順眼,張智堯就算一句臺詞不講,站在那裏就是個合格的花七。不過張智堯的演技也十分中規中矩,唯一有點不足的是他扇扇子的動作不太自然。葉孤城雖然戯份不多,卻非常關鍵,讓嚴寬來演也算不功不過,演技也沒有什麽問題。這部戯的最大硬傷是西門吹雪。西門吹雪是陸裏面除了小鳳凰以外最閃亮的角色。這麽關鍵、這麽出彩的一個人物,導演竟然交給何潤東,這讓我覺得導演到底有沒有仔細體會過古龍的故事。我其實蠻待見何潤東的,但是不懂武俠、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演員要怎麽去演西門吹雪?何潤東對西門吹雪的理解是“他是陸小鳳的打手”(??!!)我真是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錯倒也不在演員,而在於導演純粹把莊主當成跑龍套的了。殊不知選對了西門的角色,這部戯是能夠大大加分的呀。選錯了西門,陸/花演得再好也是三缺一的遺憾。其他的諸如司空摘星、金九齡倒也罷了,但是老實和尚選的失敗,怎麽找那麽一個豬頭?老實和尚也算江湖一流高手了好不好?服裝造型基本過關,不過女性角色總體我都不喜歡,幾乎沒有一個看著舒服的(薛冰勉強ok)。

然後說到火綫,看來似乎是同樣的製作班底,感覺比陸的時候更加成熟老練了些,似乎預算也多了。陸的預算似乎不多,說真的有些場景看著有點寒酸(尤其是莊主的万梅山莊啊,那什麽啊~~~)幾個主演都不錯,于勝男這個演員選得相當的好,非常令人喜歡、不做作的女孩子;釋小龍演戲也挺舒服,合格地詮釋了韓飛。至於小哇,他的演技還是中規中矩、不功不過。小哇演戲從來沒有雷到過我,不過也從來沒覺得特別出色,感覺他的面部表情和動作在細節的地方不夠放得開,不知道讓哇去演一段時間的話劇是否會對他的演技有所幫助。當然戲骨也是要一部戯一部戯磨出來的,希望他會越來越進步。看到第三集,我其實腦海里出現孫興這個人,覺得他也絕對能夠勝任鐘郎這個角色。影片開場白的那幾句話我很喜歡,不光適用於30年代的上海,也適用於當下,呵呵。推理性嘛,前兩集都不算強,不過據説後面幾集比較好看,所以慢慢期待。

又是名牌

國人對於名牌的迷信崇拜,不僅是商品,也包括學府等。

這倒不是說歐美就不崇尚名牌學府,孩子能考入長青籐大學,家裏人當然也十分高興,考不上也沒什麽,一樣讀書、畢業、工作、過日子。當然,名牌大學,師資雄厚,機遇更多,能更便利地為將來鋪路,因此更容易滿足中國的父母望子成龍的願望。話趕話的,這說到底又是兩種文化的差異。中國人養孩子,多少存在著一些功利心思,孩子沒有獲得最好的教育,如何能找到最好的工作,沒有找到最好的工作,如何賺足夠的錢自立並孝順父母等等。口口聲聲說這是“為孩子好”,雖然這話也不算錯,但還有一層沒說出來的意思,是為整個家好,為父母的後半輩子好。

一個“孝”字,在中國文化裏佔舉足輕重的地位。西方文化裏就不太重視“孝”,所以西方人老了以後挺可憐。無論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守著個房子,還是和一群同樣眼花耳聾的老人在老人公寓度完殘年,都讓人十分不忍。子女獨立之後,只有固定的節假日才回來看看父母,平時最多打打電話,不太來往。子女也沒有撫養父母的義務,當然這也是因爲西方的社會福利制度比中國成熟,可是依然有相當多的老人養老金並不多,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但是中國文化中的“孝”,也往往沉重的令子女喘不過氣。因爲有這層文化為大鋪墊,所以中國人的家庭很難分開,“分家”這個詞是含有貶義的,每每總是閙的雞犬不寧。“分家”在西方卻是十分稀鬆平常的。在西方人眼中,子女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是有自己思想的個體,所以子女成人之後,自立門戶,願意搬出去住是很正常的,雖然感情上西方人也不捨,卻基本能循理智。所以西方的孩子,上什麽大學,找什麽工作,找誰當伴侶,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順順當當的。如果不順當了,遇到難處了,父母也會伸出援手,盡最大能力幫助子女。這是西方文化裏的典型父母思維邏輯。

而中國文化裏,父母是不能和子女在真正意義上分開來的,子女永遠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所以理所當然地被父母支配,所以中國的孩子,上什麽大學,找什麽工作,找誰當伴侶,很少有父母完全不“摻和”的。但是中國的孩子也是有獨立思想的,尤其是現在這種信息時代,年輕人崇尚歐美人的瀟灑,越來越不屑於中國傳統那套勞什子,所以真是搞得“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這或許就是爲什麽國人尤其崇尚“名牌”的原因,上大學一定要名牌,找工作必然先瞄準名牌企業和公司,而找對象也要找名牌大學畢業、名牌企業任職、有房有車、身家多少多少的人等等。這種想法你不能說它錯,但是這樣活著卻十分的累。如果僅是少數人這樣想也就罷了,但如果生活在大部分人都這樣想的社會裏,那人人都得活得勞心勞力。社會不能沒有精英,但是每個人都擠破了頭想當精英,那就費了勁了。“精英”本來就只能是少數人當,大家都是精英,那就等於誰都不是精英。

人生於世,必須要學會一門能自給自足的手藝,足以。而這門手藝絕不僅限於華人父母眼中那幾個行業(醫生、律師、金融、經濟)。這些年來,周圍所了解的華人子女選專業,選來選去逃不出上述那幾個行業。關鍵是什麽最好賺錢就選哪個,其他的全都是次要,誰管你喜歡讀什麽、興趣是什麽。沒興趣?那可以培養。總之選擇藝術、選擇文學就是大逆不道,就是自尋死路。

其實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哪怕你當一個稱職的木匠和大廚呢,人們難道不需要家具,不需要吃飯了嗎?你難道就低人一等嗎?國人的名牌心理,想想真是荒唐。

Monday, December 14, 2009

逐漸遠離我們的女紅

媽媽說她小的時候,家裏有一個藤編的圓形籃子,裏面放滿了布頭、針綫、紐扣等女紅需要的物件。每當家裏有縫縫補補的需要時,外婆就把籃子拿出來,十分有生活的氣息。

那個年代,普通老百姓幾乎不買新衣服,全部是到布店扯塊布自己剪裁,或者拿到裁縫店裏去請師傅做。即使這樣也是十分奢侈的,一般小孩子都是穿舊衣褲,破了就補上,再破再補,衣服上有幾個補丁是再正常不過了。現在的人哪裏還見過補丁這種東西,就是見過那也是流行因素,刻意在肘部打上兩塊補丁。

媽媽說她們這一代的女紅本領已經差了很多,外婆那個年代的女人,做女紅就像洗衣做飯一樣稀鬆品嘗。而到了我們這一代,就更加稀罕了。不過女生對女紅感興趣似乎是天性。搬家之後,在家附近發現一間價格非常便宜的布店,各種印花純棉布料便宜的令人不敢相信,就連奢侈一些的絲綢錦緞羊毛面料也並不昂貴,頓時就覺得像發現寶藏一樣,時不時的跑到店裏去看看有沒有新進貨的好看布料,扯上幾塊。而我也終于覺得學做女紅是件十分有趣,特別有生活氣息的事情。

說到生活氣息,媽媽還說以前外婆經常和隔壁一個老太太把剛買來的小雞毛菜倒在八仙桌上,兩個老太太一起挑菜,一起聊家常裏短。非常有畫面感。現在人的生活氣息肯定是沒有過去濃厚的。我們的居家環境已經裏不開高科技環繞,離不開精美奢華的裝修,但是這種居家環境其實是乏味的。菜根譚裏有句話: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家裏的感覺應該是淡淡的,溫暖的,簡單的,不須過於雕琢的木頭家具,絲棉麻的細軟,竹籐編制的小物件的點綴,到處都擺上一些植物花卉,就能營造出一個身心舒暢的居家環境了。

另,昨天靡靡的雨下了一天,下午來了一只四蹄踏雪的黑貓,非常熟練地蹲在廚房外的窗臺上,靜靜地看著我們一家人吃午飯。黑貓的毛很厚,身體滾圓,臉盤子也很大,看來周圍的鄰居應該都在喂它。但看的出來它還是餓了,天氣寒冷又潮濕,在這樣的日子當野貓一定不好受。從冰箱裏拿了一塊魚肉喂它,它似乎不像平時那麽謹慎,還急切地用白爪子撥了撥那塊魚肉,想從我手中把肉接過去,到手後,立刻狼吞虎咽起來。不過似乎胃口也不算大,吃了兩塊魚肉就意興闌珊了。貓臥在窗臺上時,跟它對望十分有意思,所有的貓都很有坐相,前面兩只爪子整齊地並在一起,尾巴繞過來,一動不動。跟它眼對眼時,它也目不轉睛地看著你。每只貓的眼神都不一樣,昨天的黑貓眼神很溫和、很討喜,令人看著舒服。還有幾只附近的野貓,眼神中就透著十足的野性和不馴,看來眼神真的是心靈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