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2, 2011

肥二大顯神威


肥二是後院的小貓幫裏面體型最小的一只,瞳孔是圓的時候,看上去很無辜很漂亮;瞳孔是一條綫的時候,卻看上去很賊,好像滿肚子鬼點子。走路有些小羅圈腿,會和體型最大的肥大叫板,動不動兩貓互扇巴掌。但是在女朋友虎妞面前明顯氣短一截,有一次為了搶飯吃,把虎妞惹惱了,照著肥二的腦袋就是一頓好打,竟然一下也不敢還手,灰溜溜地縮在一旁。

早上晚上吃飯,肥二經常遲到,飯盆裏已經空了,虎妞就常常陪著肥二在門口等,看我們能不能再給他點飯吃。昨天早上,肥二和往常一樣遲到,其他貓已經吃完了,就見他在院子裏圍著飯盆裏的剩飯轉來轉去卻不下嘴。看見他這副大爺樣,我也一時懶得理他,肥二轉了一會,見我不給飯,就趴在牆頭上等著,虎妞也在附近觀望。

幾分鐘後,忽然聽見院子裏“撲通”一聲,正不知作何想,肥二和虎妞都閃電一樣朝著院子裏的冷氣機主機撲了過去,只見肥二似乎叼著個什麽東西,自己飛跑到角落裏,連虎妞也不讓,就又蹦又跳又撲,像發瘋一樣在玩兒。虎妞倒也不和他搶,立在一旁看。我們都看呆了,過了好一會,才看清楚,原來肥二爪子底下是只很小的麻雀。

這才明白,這只翅膀還沒長好的雛雀,大概是從很高的樹上的鳥窩裏掉下來了,估計已經摔了個半死,立刻就在肥二這小野東西的爪子底下再次投胎去了。原本還想著是不是能把肥二轟走救下麻雀,後來發現這小霸王動作極快,而且霸道地不肯讓一步,完全一副“惡虎撲羊”的狀態,只好由他了。

等他閙夠了,大概是玩起了興頭,只見他三步並做兩步,幾秒鐘内就四個瓜子並用奔到了院子裏一棵不算矮的松樹頂尖,還嗷嗷叫了兩聲。有點老虎俯身的意思。看來這貌不驚人的肥二還是有兩下子的,平時靜若處子,動起來如小豹子,否則也不可能把虎妞這麽精明難纏的小妞騙到手。

下午,竟然發現院子裏的串紅花上有一只蜂鳥,體型比蜻蜓大不了多少,翅膀扇動的速度果然快地花眼,我只在電視裏見過蜂鳥,這還是頭一回在戶外看見真的。這片小樹林裏,不知道還藏著其他哪些小動物。如果仔細站在院子裏觀察,它們每天也都十分忙碌,除了睡大頭覺的這幾只貓!

Tuesday, September 6, 2011

秋的遐想

循天道還是循人道,這是最近的思考。

天道與人道,是最近感悟著的概念,但又覺得極難解釋,愈發覺得語言和文字用來解釋世間萬物,是多麽力不從心。就好比我們的語言是analog的,而我們的思維是digital的,語言根本無法勝任解釋思維的艱難任務。

不過,如果用一些不太恰當的比喻的話:狗這種動物,就是循人道的動物;而貓的性格,則較爲循天道。再比如,說句不知深淺的話,中國這個文化,或者說這個國家,就是入人道極深的國家;相比較而言,日本文化的某些方面,有天道的痕跡。

再比如説,佛家的想法,就是循天道的。而基督教之類,則人道痕跡頗濃。

最近重看紅樓夢電視(自然是87版),這故事之偉大,就在於它既入人道極深,但又無處不透著天道的道理。看紅樓夢,到底看的是什麽呢,當然可以看那風花雪月、痴男怨女,當然也可以看那大廈將傾、禮制崩坏,不同的階段看到的是不同的重點。而看紅樓夢,對於當下的我,看的卻是色與空的循環,還有那無一絲污垢的女兒的天真姿態,如姑娘們詩社做詩,寶玉瑞雪求紅梅,湘云酣睡牡丹叢,晴雯撕扇子和抱病補孔雀裘等等,這都是極爲有意思的事情。

Thursday, September 1, 2011

感冒的季節

就算是放養的貓,也會越養越有感情,越養越牽挂,倒有些不知叫人如何是好了。

我的感冒還沒全好,今天早上,就看見芋頭打著噴嚏流著鼻涕就來了,呼吸也有些粗,怎麽看都像是感冒了,或許昨天晚上着涼了?而且還連續不停地打了七個噴嚏,眼角也眼淚汪汪,亂可憐一把的。摸摸芋頭的腦袋,覺得它怪委屈的乖乖的樣子。給它喝了小半碗溫牛奶,也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固體食物芋頭沒怎麽吃(不過在平時它也是這個樣子,只要喝了牛奶,就不好好吃飯),喝完牛奶後有些沒精神地臥在石板地上,希望它自己在戶外鍛煉出的抵抗力能夠讓它自然痊愈。

芋頭從以前就覺得它吃東西和別的幾只貓不太一樣,狂愛喝牛奶不說,時不時會吃快了,然後就自己往外嘔吐。總覺得芋頭的腸胃比別的貓嬌貴一些,平時吃東西也慢條斯理的。

虎妞昨天晚上又在後院的冷氣機主機上睡覺。覺得這幾只貓朋友已經越來越把我家後院當作晚間休息的場所了,雖然它們可以選擇的休息場所其實不少:我們這兩條街的房屋,後院跟後院都相互連著,家家後院都有大樹和各種植物,所以形成了一條全是植被覆蓋的狹長通道,是小貓、狸貓、松鼠、紅衣鳳頭鳥(cardinal)、藍松鴉和其他各種鳥類自由自在出沒的好場所,是他們的家園,從我家窗戶望出去,會有種住在樹林邊上的錯覺。

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的小動物應該是蠻幸運的。這附近不會有任何人去騷擾它們(除了機動車有時會給它們帶來危險,但只要不過馬路就沒事),讓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活動。狸貓的動作比較笨拙。但是常來找我的那幾只貓,動作卻非常靈巧,從來不會去故意破壞植物和花盆,不過虎妞這個莽撞的小妞倒是打翻過兩次花盆。除我們家以外,還有幾戶人家也經常給貓咪留食物。它們有的吃,又自由。所以,倒並不覺得把他們關在屋子裏一定是它們想要的。

只是冬天又快到了,總想著怎麽才能讓貓朋友們能夠暖和一點呢。

Monday, August 15, 2011

下雨了

下雨了。

好幾年沒有像這個星期天這樣痛快地下雨,從星期六的後半夜,雷聲和閃電就交錯不斷,看來我不像以前睡覺那麽沉了,可能潛意識裏,打雷會讓我緊張。星期天早晨開始,就開始下各種雨,瓢潑大雨、傾盆大雨、江南細雨、霧雨、一會兒淅淅瀝瀝、一會兒聒噪不停,一直到星期天深夜也不消停。

這麽大的雨,幾只小朋友還是被肚子驅使,頑強又固執地等在廚房外的窗沿上。從前不久開始,一旦下雨,我就會在後院撐一把巨大的紅傘,虎妞很快就學會在傘下面躲避,這個星期天,肥大和肥二也學會在傘下面躲雨吃罐頭,日子蠻愜意。

別看星期天是這樣讓人多愁善感傷春悲秋假惆悵的天氣,星期六卻是個艷陽天!清晨,和Springdrops換上了全新的跑鞋,一大早就沖到森林小徑去慢跑,破紀錄地跑了近50分鐘!納入“高科技”的新跑鞋果然與衆不同,非常輕便,跑起步來輕鬆的不得了,不過cushioning並不是很厚,因此根據一位認識的跑步達人的介紹,這款跑鞋可以練習腳板底的耐跑程度。跑完步後,到附近書店的滿城市都是的咖啡廳一人叫了杯熱拿鉄,一塊糕點,享受頗有成就感的早晨。

然後,在家裏又看了一遍龍貓和千與千尋,下午盡然又興致不錯地到皇后區農場去看農莊動物,竟然看到了前些時候在中國很紅的“羊駝”,十分好脾氣地讓遊人撫摸,還有比豬還肥大的綿羊,一大裙肥碩的蘆花雞,和巨大的奶牛(我覺得美國的農莊動物都要比小時候在中國看到的大好幾圈),農莊還有大片玉米地、向日葵、各種農作物,還第一次吃到了菇蔦(ground cherry)。

從各種意義上講,這都是個非常充實又美好的周末。

Thursday, August 11, 2011

一葉知秋

前幾天似乎還是盛夏,今天清晨從窗口向外望,已有秋涼之意。

農曆已過了立秋,雖然到處都還是夏天的感覺,但老祖宗的日曆自有其道理,秋的腳步窸窸窣窣逼近了,只我們尚未察覺。人是失去了直覺、很鈍的動物。

早晨望著後院,看見一片小小的黃葉翻卷著落到草地上,才驚覺農曆是那麽敏銳。貓咪的食欲這兩個星期變大了,記得去年他們也是這樣,離入冬前還有好久就開始猛吃,進入冬天時都肥肥敦敦的。前兩天小胖子“肥大”跟我起膩,蹭著蹭著我胳膊,突然一高興張嘴咬了我一口,好在小胖子力道掌握得好,胳膊上只是輕微有點牙齒感,看來貓跟你感情好,有幾個階段,先是用身體在你身上亂蹭,然後會用頭輕輕拱你,玩高興了就張嘴輕咬,小動物的小狂野畢露。有時候蹭高興了,也會突然躺倒露出軟軟的腹部,希望你亂揉一番,這個時候反而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小爪子,總是興奮地四處亂揮舞,稍不留神就抓出道道血痕。

Monday, August 8, 2011

充實的周末

在家附近發現了一條森林小徑,專供健身者騎車、跑步和走路。小徑的起點是一個棒球場,終點也是一大片用於開展團隊體育活動的綠地,全程大概3英里,蛇形盤繞在鬱鬱蔥蔥的樹木裏,因此鍛煉的人幾乎從頭至尾都可以被樹蔭庇護。偶爾,樹木間會有一個豁口,露出清晨的陽光。小徑兩側有茂密的灌木,各種野生植物,時不時靜靜開放的山野花朵,會讓你產生真的身處深山中的錯覺,不過其實,小徑的兩側往往是住家的後院,只不過樹木高大茂盛,遮得嚴嚴密密罷了。

在小徑上跑一個來回,大概6英里,去的時候尚有些氣喘疲憊,如果能堅持到終點,折返的時候,心律已經調整完畢,回程的跑步就十分輕鬆。一趟下來,汗如雨下,身心輕鬆,像要飛起來的感覺。

我喜歡我所居住的城市,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即便是在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金融文化中心,也會如此奢侈的到處都規劃出供市民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的場所:綠地、運動場、足球場、棒球場、森林小徑、自行車道等等。即便是生活在鋼鐵林立的都市,也讓我們永遠都找得到自然,找得到一個呼吸氧氣、揮汗如雨的場所。跑步本身是一件比較枯燥的運動,一個人跑步常常需要聼耳機就是為了打發無聊,不過如果是這樣,又無法聽見鳥叫蟲鳴。和朋友一起跑步,不但不會很累,也可以互相加油,我們在小徑上跑步的路途中,對面不斷有很多老頭往反方向慢跑或走路,其中有好幾個都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有一個長得好像愛因斯坦,還遇到了各種品種的狗狗,真的是十分愉快的早晨。

星期日去了植物園。這大概是這麽多年來去植物園感覺最好的一次,因爲園子裏的人稀奇的少,大概早晨的天氣預報原本報導有雨,讓很多人卻步。但周日其實是個大晴天,陽光十分慷慨充足,使我終於曬黑了(oh yeah)。

雖然玫瑰園的玫瑰大半已凋敝,我們卻看到了多年來看到過的最美的荷花和蓮花池。盛夏看荷與蓮,正是季節:胭脂粉、臘梅黃、錦緞紫、雪膚白,夏風中輕擺搖曳,無風時則矜持端莊。但比起矚目的花,我卻更愛荷葉,怎麽也看不夠荷葉的種種姿態:愛那綠色飽滿,葉片肥厚,曲折翻卷的葉邊,在風的逗弄下,更展現婀娜風姿。如在雨後,葉片成大盤,中央匯聚著晶瑩的雨珠,則似躍出畫絹的工筆佳作。愛荷葉者,雖愛夏荷,但愛秋荷更勝之。夏盡秋始,綠意漸退,螢黃與焦紅慢慢暈染葉邊,池中低垂頸項,送夏遠,迎秋至,迎來那肅殺前最後的絢爛季節。黛玉說,李商隱所有的詩中,唯一喜愛的,只有一句“留得殘荷聼雨聲”,讀後便不能忘。

看了莎翁的The Merchants of Venice的電影(Al Pacino as Shylock, Jeremy Irons as Antonio),竟然那麽好看。前段時間看了Ian McKellen的King Lear話劇版,覺得很吃力,所以原本以爲這次也會看得很吃力,但其實看得很投入,有些片段甚至很動容。這幾位演員臺詞和演技之出色毋需贅述,而因爲是電影,因此場景和道具都十分華麗,拍攝手法也起到一種指引作用,對我這樣的莎翁初學者十分有幫助,而臺詞應該也是依照原劇本,十分古雅,卻又並不難理解。記得有兩段篇幅很長的monologue聼得我十分投入,一段是Shylock控訴the mistreatment of Jew (hath not a Jew eyes 那段),還有就是Bossanio和Portia在酒會上互訴衷曲的兩段(飾Portia的Lynn Collins演得很好也很漂亮,男裝竟然也很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