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3, 2011

我們的創作優於我們自身

在我們存在的世界裏,完美應該是不存在的。但是有意識無意識之間,很多人都在尋找完美。那也是諸多煩惱來源之一。



我們讀一本字字珠璣的書,則希望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我們聼一段超凡脫俗的古琴,則希望彈奏古琴的人不識人間煙火。
我們欣賞一幅震撼心靈的名畫,並知道只有坎坷痛苦的人生才能孕育出這樣的傑作,因此就希望畫家有一個我們希望的“完美的坎坷痛苦的人生”。



我接觸最多的還是書,對於作家與他/她的作品之間的關係或許更多一些感觸。當你喜歡上一個作品時,對於它背後的作家產生好奇,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我相信那句話:我們的書優於我們自身。在創作的過程中,作家和作品或許是呈天人合一的狀態,一旦作品完成,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雖然每一件作品都是由作家所孕育,但是一旦脫生,它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仍然與作家有關聯(這是必然的),但是也可以完全抛開作家,獨立存在著。



因此,我是不太願意把作家和作品太過於混爲一談的。我們的書優於我們自身。換句話說,書是作家最精華一面的展示,是作家最希望外人所看到的一面的展示,是作家人生最閃光的一個階段的凝聚,是作家有限的人生所延續下來的無限的legacy。而作家的人生永遠大於他的任何一本書。



有時候我會想,我們究竟爲什麽需要文學?當然,文學存在的意義很多。而我自己最有所感悟的一點,人生就像由無數絲綫匯聚的海洋、無數絲綫編織的群山、無數絲綫平行又交錯的滂沱大雨、無數絲綫纏繞在一起的迷霧。沒有頭緒,像初生和彌留時的混沌一般沒有頭緒。而作家、和其他藝術家,是被上天賦予敏銳心靈、敏銳眼光的一群,他們永遠在找這巨大的絲綫團裏面的綫頭,找到了,就開始摸索它的來龍去脈,摸索清楚了,就把它抽出來,按照自己的感悟和意圖,編織成我們熟知的小説、油畫、音樂和各種藝術形式。對我來説,文學就是一種頭緒。但說到底,文學也只不過是這巨大綫團中的有限的幾絲綫索,或許是最閃光的幾絲。而剩下的那些尚未提及的,就是我們以身和生來感受的人生了,這裡有無止盡的庸俗,無止盡的失望,無止盡的苦難,也有文學中所提及的令人生變得值得又美好的事情。



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潛意識裏,希望我們所喜愛的作家是一個完人,或者希望他是一個完全像他的作品那樣的人。而一旦發現作家不過是個俗人,甚至是個惡人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在以同樣的心情去接納他的作品。其實,從頭至尾,作品沒有變過,作家也沒有變,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心。



與其把作品與作家相聯繋,不如把作品與自己的心相聯繋。作品一旦產生,它就不再為作家而存在,它只為讀它的你存在。



又有誰能想到,臭名昭彰的隋煬帝,能寫出無比多情的詩和賦呢。還有唐詩世界裏的巨匠李白,我總覺得放在現在,李白大概會是個不太靠譜、會投機的人,可是,誰又在乎呢。以及我非常喜歡的王維,當年迫不得已被安祿山脅迫作了“偽政權”的官員,放在現在,大概類似於“漢奸”一流吧。可是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想到王維,大概都只想得到他是山水詩的始祖而已。



把作家看成是俗人吧。連作品都難以完美,又怎麽能期待作家是個完人呢。這麽做的我們,豈不陷入煩惱的迷障嗎?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銷魂



《野望》 -- 楊廣



Monday, March 21, 2011

最近的精神食糧

蟲師

《蟲師》,喜歡到讓我必須擁有正版。不過相比較於蟲師的漫畫和真人版,我只對動畫版有這樣的情節。我喜歡動畫裏幾乎無處不在的綠色,綠的那麽鮮嫩、活潑、不同尋常,幾乎是生命的象徵;我喜歡日語原聲中那個老婆婆蒼老、飽含歲月的旁白;我喜歡被白雪覆蓋的深山裏,小茅屋中透出的微弱但溫暖的油燈的光;當然,還有經典的、每集都變換的恬靜的配樂。觀看蟲師時,腦海裏一直出現“靈山”這個字眼,和高行健的靈山沒有什麽必然的關係,只不過,主角銀古那不得不進行下去的旅行,不就是他的靈山之旅嗎。

Downton Abbey (唐頓莊園)

憑直覺收入了這套劇集。偶然在pbs上看到,預感這是非常精致的製作(就像當初偶然看到Cumberbatch的福爾摩斯一樣),目前剛看完一集,證明直覺應該是對的。看它的原因之一是Maggie Smith的表演,這位老太太在Gosford Park裏面就把刁鑽的Lady Trentham演活了,只要有她在的場景,基本其他人就不太容易出彩。她的臺詞功力總能到位地表達出英式冷幽默和“高貴的刻薄”。在唐頓莊園裏,她演得又是屬於“太后”性質的角色,因此十分期待。






《傲慢與偏見》,這書也盡人皆知。我選了一本有詳盡註解的版本。雖然一邊讀原文,一邊花更多的時間讀註解,減少了暢讀的樂趣,但是對於我這種背景知識少得可憐的初級讀者,註解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必定會錯過作家字裏行間的意思。註解不僅針對“傲”,也為所有維多利亞時代同類別的小説奠定了必要的閲讀背景知識。不過,那個時期英國的小姐們,繁文縟節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中國古代的小姐們那~~~中國書香門第的小姐們講究琴棋書畫,女紅針黹;而英國的小姐們,讀書識字不在話下、鋼琴是必須、法文是必須、畫畫是必須、舉止優雅就更是“生死攸關”的本事,看來哪兒的小姐都不容易=.=


去圖書館一本書不借是很痛苦的,因此雖然沒讀完“傲”,也只好先讀這本半路殺出的小故事了。我聼過Ian McEwan的名字,他最有名的作品大概是改編成電影的Atonement,我在一些常去的博客上也經常聼到對於他的溢美之詞,所以,偶然間看見這本小小說,就借來看看,果然,立刻就發現這是個文筆非常不一般的作家,捕捉人的細膩情感的功力一流。讀好的詞句,如口齒噙香,我又不得不把這句話用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