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5, 2010

規模和個性

在LILY的書評博客上看到了一篇關於獨立書店的文章。

看完的第一感覺是非常慚愧,生活在紐約這麽多年,竟然從來沒有去Strand掏過書,對於我這種自詡為書蟲的人,連我自己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不過或許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那就是我開始對英文(以至於對英文所代表的整個文化)產生好感和興趣是最近一年的事。在過去的那麽多年裏,我在情感上都一直非常無法割捨象形/表意文字(以及象形/表意文字所代表的一整套文化)。但是最近,心態卻開始有了轉變,既然要在一個講英語的國家長期生活下去,而且既然自己從事語言有關的工作,那麽不把自己塑造成器是不行的。

而事實上,學語言與讀書是不可分離的。不多讀書學不好語言,而說到讀書我是很來勁的。書是由字組成的,每個單獨的字就像一個完整的細胞,有表皮,有核心。在認識一個字的初始階段,就像認識一個人一樣,只能大約了解它的表象,它的明示意義(denotation),隨著這個字在各種語境裏出現,才能逐漸理解它的核心,也就是它的暗示意義(connotation),之後,經過不斷反復的接觸這個字,才能慢慢領悟到它的氛圍和味道(flavor)。我一直認爲這最後一個階段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中最難掌握的,因爲它需要時間,需要大量接觸優秀的,原汁原味的英文。而在從事翻譯過程中,這最後一個階段也最讓我感到自己距離一個合格的翻譯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不過回到獨立書店這件事上來。獨立書店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個性和小資。我自己就是個非常小資的人,所以我從感情上是十分喜歡獨立書店的,說到小資的人讀書,腦海裏就出現咖啡,甜點,柔和的綠色燈罩的臺燈,略微泛著潮氣的木頭桌椅和書架,以及靡靡細雨。

但是事實上,我很少去獨立書店買書。我一直是Barnes & Nobles的忠實顧客(最近又成爲了amazon的忠實網購顧客)。現實是殘酷的,競爭是一邊倒的。我們總是希望生活的步伐可以慢下來,讓我們可以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乘坐地鐵到自己最喜愛的獨立書屋,然後再花一個小時時間自己從滿山滿谷的書堆裏掏出一本對胃口的書,然後再在書店的窗邊找個地方坐下靜靜地讀上幾個小時。但是事實上,我的家門口步行5分鐘的地方就有一個B&N,而且裏面還有個Starbucks,所以我也像其他所有懶人和俗人一樣,只要有購書欲就直接一頭扎進去了。

另外一個令我頭疼的問題是,我們不僅生活在一個every minute counts的時代,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可選的書實在太多了,幾乎每本都把自己標榜的非同尋常,而我們的時間又太少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最常做的就是到amazon網站或者B&N網站去讀其他讀者的書評。但是首先,如果你已經去讀書評了,説明你已經注意到這本書了,那麽我們要怎樣去從無盡的選擇中選出一些值得我們去注意,然後值得我們去花時間讀的書呢。這是一個一直困擾我的問題。理想的方法當然是我自己一本一本去篩選,但是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也只有倚賴其他人的品位和眼光了,這大概也是信息爆炸時代的一種無奈和悲哀吧。

其實不僅是圖書行業面臨大規模超市性質的商店逐漸扼殺掉手工作坊性質的小書商的現實,在其他各行各業也不同程度的有同樣的現狀,比方説食品行業。紐約市每個星期固定的farmers market應該就是小型手工作坊對大型超市的一種抗爭,雖然價格貴一些,但是消費者知道農民市場的食品更天然,更少的轉基因技術等等。

令人感到好笑的是,這其實應該是個崇尚個性化、崇尚與衆不同的時代,但是現實情況是,真正個性化的東西正在被雄厚的財力、便利、有競爭力的價格等一系列因素慢慢扼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paradox,而大多數消費者都是這種趨勢的“幫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