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到收集的各种外国人写中国的博客上去读文章,这是比较有趣的一篇,因此尝试著翻译成中文。很久没有练习英进中的翻译了,很惭愧。)
The Nine Nations of China
by Patrick Chovanec
(原文网址:http://www.theatlantic.com/doc/200911u/china-nine-nations)
(作者的博客:http://chovanec.wordpress.com/2009/11/16/the-nine-nations-of-china/)
(另外,推荐该作者去朝鲜的游记,
网址是:http://chovanec.wordpress.com/2009/08/23/a-visit-to-north-korea-part-1/)
DISCLAIMER: All Rights Belong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is merely my own hum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cle.
translated by Grayfruit
九色中国
奥巴马总统即将在本周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他将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容易把中国想象成一个单一的庞然大物:13亿人说相同的语言、有着同样的历史和文化。而真相却远比此要耐人寻味。中国由几个特色鲜明的地区组成,每个地区都有其固有的资源、活力和历史性格。
作为一名从1986年开始密切关注中国的旅行者、老师及投资专家,我把这些地区称作“中国九色”(名称的部分灵感来自乔加诺写的“北美九色”一书)。单独来看,“中国九色”中的八个地区的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排列在前20位国家中的八个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一体化,地区差异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努力寻求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定位的过程中,九个地区中的每一个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所有想来中国创业、制定对华政策、或者只是想弄懂中国发生的剧变的人都应该了解中国的九个特色地区,以及每个地区在塑造中国未来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九色其一 -- 黄土地
(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面积:906,243 km2 (占国土面积9%)
人口:3亿5千9百万(占全国总人口27%)
人均GDP:$3,855美元
出口占GDP百分比:16%
黄河两岸是中国的发源地,泥沙大量淤积的河水、冲积地带肥沃的土地、和丰收时节的麦穗全都呈现出相同的黄颜色。这里是中国的谷物主产地,人民的主食不是米饭,而是包子、饺子和面条。然而,富饶的黄土地不但旱涝频发,而且经常遭到心怀觊觎者的入侵。自古以来,黄土地上的人民就一直靠着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通过修筑高墙和堤坝来确保他们的安全。中国古代帝王的黄袍代表的是皇帝对自然界力量的绝对控制—即土地、水和谷物这些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力量。
治理黄土地须采取谨慎权衡的办法。黄土地本身的人口超过美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地区,但是面积不足美国国土的十分之一。这里资源虽然丰富,但已经到了极限。黄土地大量出产主要作物,如大麦、棉花和花生等,但缺水情况越来越严重。这里能源储备虽然丰富,但过于依赖煤炭使黄土地成为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这片土地从来不缺的一个资源是政治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黄土地大多数时候是政治权力中心。由于巨大的影响力,黄土地可以大量引进人才。中国的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些优势把北京打造成一个高科技研究中心,把一小部分国家赞助的企业,如联想、海尔,改造成可以称霸全球市场的“全国之魁”。但是政府这种大刀阔斧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黄土地能不能善加利用它的力量创造新机遇?还是说,这个忌惮创新的地区终将落后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