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上海短暫地停留了幾天,順便去了一趟古籍書店和家附近的書城。
古籍書店在很久以前偶然去過一次,印象非常模糊,總有種印象:那裏的書全都是繁體的,但顯然是記錯了。
這次去古籍書店,已經完全不是記憶裏的樣子,但記憶本來就十分不可靠。與大部分書店一樣,一樓最醒目處一定是暢銷書,但也屬於比較有水平的暢銷書,畢竟是赫赫有名的古籍書店,不好太失了身份。往裏面走一些是我比較關注的詩詞歌賦區域和古典文學區域。我挑了一本《讀詞入門》,薄薄的一本,講得淺顯有序,適合我這種初學者。上到二樓,這裡才是所謂古籍書店的“古籍”二字的由來,大批量的古代作家的經史雜文、政論、學術巨作,超過一半連標題都看不懂,這讓我稍有些沮喪,本以爲可以好好挑一些的,看來,這根本不是門外漢可以輕易涉足的領域。不過還是略有收穫:挑了古籍書店自己出版的秦觀詞集和納蘭詞集,非常質樸的封面,也都是薄薄的兩冊,内容卻十分全面,納入了兩位詞人幾乎所有的詞作。
又返回一樓,不甘心的四處看了看,忽然發現有一個角落全都是三聯書店出版的書,大小非常適中,封面設計、用紙等一看便知是品味絕佳者操刀,因此購入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這書其實有了,但三聯這個版本非常好)和王世襄的京華憶往(講真正老北京),很讓人開眼界的書。
發現古籍自己出版的書,許多都大小非常適中,封面設計質樸,原本看到幾本古典名著,尺寸比日本文庫略大,每套5至7本不等,十分貼心可愛,但這次實不能多購,只好忍痛放棄。
後來在書城閑逛,覺得現在的書真真正正是多,說是多如牛毛毫不為過。許多書版面非常精美,文字乍看雅致,如果是幾年前,很可能會大大挑動我的購書欲。在書城的詩詞區域,發現有許多新的、看似年齡比我還小的作家寫的詞評及讀詞感想類的書籍,封面都精心設計,語言也都閨秀氣十足,幾乎每本我都拿起來翻了翻,本來以爲會扛一籮筐回去,結果竟然一本都沒買,似乎讀了兩句,興趣就淡了。人到三十嵗,可能最想讀的,要不就是老人的書,要不就是孩子的書吧。而詩詞,或許最想自己品,不再依靠她人代勞了。
最後,在書城挑中了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的錢鐘書的圍城,這書家裏當然有,但老的那本已經讀爛了,而再版的這本,封面設計是墨綠色,有低調的波浪凸紋,印著“錢鐘書”的名字的一側,有小小的一條彎曲的細綫,帶著一種錢氏的詼諧。買了一本楊絳的我們仨,質樸的文字,質樸的封面設計。另外,看到了林清玄的書,沒有挑到太喜歡的版本,不過我很想讀他的文章,因此還是買了清歡和林泉。
我對於現今書籍的尺寸越來越大很不以爲然,大到拿在手裏像半塊磚頭,翻開一看,排版稀鬆,邊緣處往往空著三分之一,紙質要麽沒有必要的華麗(例如郭XX),要麽看似華麗實則土氣,要麽粗糙,總之,心思都在無關緊要的東西上面,包裝了一切可以包裝的,只是不老老實實地出版書。所以,要挑看似老老實實的書,不是易事。看書變得像舉重,這也是我們時代的小無奈。
Friday, April 1, 2011
Thursday, March 31, 2011
尋羊和國境以南
最近讀了村上春樹的兩本書。尋羊我說不太出什麽,或許因爲是在那個特殊的星期讀的,閲讀成功地轉移了我的部分注意力。後來我才知道,《且聼風吟》、《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有村上“青春三部曲”的稱號。且聼風吟讀的太早,記憶已經十分模糊,彈珠未讀,從這層意義上,尋羊就相對不好理解。
村上的書幾乎全部都是謎團,海邊的卡夫卡、1Q84全都是隱喻套著隱喻,謎團套著謎團,或許只有挪威的森林相對例外。但是《國境以南,太陽以西》,倒是個非常“庸俗”的故事。說庸俗沒有任何貶義,是說這是本能夠抓到大致脈絡和綫索的書。讀完的第一感覺是,這是所讀過的村上的書中,匠氣最濃的一本。我還是喜歡這本書的,雖説那種要精心佈局出一個好故事的心情能夠在字裏行間感覺到,但確實是一個構思縝密的故事,只不過個人感覺還達不到後來的飛躍的高度。
主人翁阿一是個什麽形象呢。他就像個手裏拿著三個球的雜耍藝人,要輪流地把這三個球抛向空中再接住,而阿一的背後靠著一面墻,真實地支撐著他。這是我對這個人物腦海裏的印象,這是我抽象出的阿一的人生。這三個球,可以看作是書裏的三個女人,而這三個女人,又是那麽的有象徵意義(這是我覺得這個故事比較做作的一點):一個代表100%的愛情(島本),一個代表100%的性欲(泉的表姐)、還有一個可以說在感情頻譜的中央的中庸位置,也就是適合過日子當妻子的女人(泉)。這三個女人,代表了男人感情世界的三個領域,代表了成長和變成熟的階段上難以避免的因素。有時候,這三個領域難以互相區分,有時候,它們互相之間非常獨立。但是有一點大致是肯定的,很多人都找不到能同時給予他完美的愛情、完美的性、及完美的妻子這樣的女人,而取捨難斷,就好比阿一抛出一個,又接住另一個,再抛出第三個,又接住第一個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
其實,這個故事裏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第四個女人,阿一的妻子由紀子。由紀子代表的就是那堵墻。對我而言,由紀子是這個故事裏唯一代表真實世界的人,而另外三個女人,都有某种抽象意義,你甚至可以說,她們是阿一的精神世界裏三個層面的肉體化身。由紀子和泉之間,也有一種微妙的對比。島本和泉的表姐代表了兩個不同極端的理想境界,而泉,原本是可以成爲阿一的妻子的。但是阿一錯過了她,狠狠傷害了她,毀了她的一生,這一點,阿一甚至是在多年之後從旁人口裏才第一次得知的。總之作爲讀者,我們知道的就是,泉這個女人這輩子完了,人生可能再不會有任何亮點,活著如行屍走肉。換句話說,阿一的“第一個妻子”沒有通過“考驗”。而阿一的“第二個妻子”,也是書裏面他的妻子由紀子,在阿一背叛了她、徹底愛上島本之後,在巨大的痛苦中重生,選擇諒解了阿一。即便如此,兩人的未來也充滿了未知數,但是即便再出現漩渦,那不過又是一次意志與誘惑,愛與恨的交戰罷了。書裏,第一次,愛輸了,第二次,愛贏了。
村上的書幾乎全部都是謎團,海邊的卡夫卡、1Q84全都是隱喻套著隱喻,謎團套著謎團,或許只有挪威的森林相對例外。但是《國境以南,太陽以西》,倒是個非常“庸俗”的故事。說庸俗沒有任何貶義,是說這是本能夠抓到大致脈絡和綫索的書。讀完的第一感覺是,這是所讀過的村上的書中,匠氣最濃的一本。我還是喜歡這本書的,雖説那種要精心佈局出一個好故事的心情能夠在字裏行間感覺到,但確實是一個構思縝密的故事,只不過個人感覺還達不到後來的飛躍的高度。
主人翁阿一是個什麽形象呢。他就像個手裏拿著三個球的雜耍藝人,要輪流地把這三個球抛向空中再接住,而阿一的背後靠著一面墻,真實地支撐著他。這是我對這個人物腦海裏的印象,這是我抽象出的阿一的人生。這三個球,可以看作是書裏的三個女人,而這三個女人,又是那麽的有象徵意義(這是我覺得這個故事比較做作的一點):一個代表100%的愛情(島本),一個代表100%的性欲(泉的表姐)、還有一個可以說在感情頻譜的中央的中庸位置,也就是適合過日子當妻子的女人(泉)。這三個女人,代表了男人感情世界的三個領域,代表了成長和變成熟的階段上難以避免的因素。有時候,這三個領域難以互相區分,有時候,它們互相之間非常獨立。但是有一點大致是肯定的,很多人都找不到能同時給予他完美的愛情、完美的性、及完美的妻子這樣的女人,而取捨難斷,就好比阿一抛出一個,又接住另一個,再抛出第三個,又接住第一個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過程。
其實,這個故事裏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第四個女人,阿一的妻子由紀子。由紀子代表的就是那堵墻。對我而言,由紀子是這個故事裏唯一代表真實世界的人,而另外三個女人,都有某种抽象意義,你甚至可以說,她們是阿一的精神世界裏三個層面的肉體化身。由紀子和泉之間,也有一種微妙的對比。島本和泉的表姐代表了兩個不同極端的理想境界,而泉,原本是可以成爲阿一的妻子的。但是阿一錯過了她,狠狠傷害了她,毀了她的一生,這一點,阿一甚至是在多年之後從旁人口裏才第一次得知的。總之作爲讀者,我們知道的就是,泉這個女人這輩子完了,人生可能再不會有任何亮點,活著如行屍走肉。換句話說,阿一的“第一個妻子”沒有通過“考驗”。而阿一的“第二個妻子”,也是書裏面他的妻子由紀子,在阿一背叛了她、徹底愛上島本之後,在巨大的痛苦中重生,選擇諒解了阿一。即便如此,兩人的未來也充滿了未知數,但是即便再出現漩渦,那不過又是一次意志與誘惑,愛與恨的交戰罷了。書裏,第一次,愛輸了,第二次,愛贏了。
Wednesday, March 30, 2011
大熊
連續兩天,大熊都來了。
大熊是只體型碩大的黑貓,臉是個大三角形,兩只前爪的背後似乎多長了一只指頭一樣突出來,身形遒勁,比附近見過的所有貓都大兩圈,走路也是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貓霸。我清楚記得Onyx還在的時候,有一天早上,聽到他的慘叫,趕到後院一看,原來大熊發飆一般追趕Onyx,直把Onyx追得逃到一棵松樹的樹尖上,大熊還不肯善罷甘休地在樹下齜牙咧嘴地尖叫。
大熊不是綉花枕頭,確實沒有其他貓敢挑戰他。虎妞(灰白)、肥大、肥二和芋頭,四只貓加起來也不敢惹大熊。大熊不是我們這片的,很少來,偶爾來轉一圈,那肯定是自己的勢力範圍内找不到吃的了。以前見到他,覺得他是個獨行俠,眼神很冷、戒備、兇狠。
前天,四只貓的晚飯裏,罐頭給的比平時多些,還每個碗裏給了一點雞肉,那四只被慣壞的貓吃完晚飯,奢侈地剩下了一半之後,扭扭屁股就都走了。不久之後,大熊晃了過來,狼吞虎咽地把幾乎相當於三只貓的量的晚飯掃了乾淨,大概不常吃到這麽好吃的吧。今天早晨,驚奇地發現大熊坐姿很端正地出現在院子的一角,看著我也不是很害怕。我隨手給他抓了把貓糧,他立刻開始吃了起來。其實我一直很喜歡大熊憨憨的樣子,但是他不是容易接近的貓,不過我終于發現,今天早晨的大熊,看著我的眼神很明亮,很平和,沒有兇狠的感覺。
大熊是只體型碩大的黑貓,臉是個大三角形,兩只前爪的背後似乎多長了一只指頭一樣突出來,身形遒勁,比附近見過的所有貓都大兩圈,走路也是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貓霸。我清楚記得Onyx還在的時候,有一天早上,聽到他的慘叫,趕到後院一看,原來大熊發飆一般追趕Onyx,直把Onyx追得逃到一棵松樹的樹尖上,大熊還不肯善罷甘休地在樹下齜牙咧嘴地尖叫。
大熊不是綉花枕頭,確實沒有其他貓敢挑戰他。虎妞(灰白)、肥大、肥二和芋頭,四只貓加起來也不敢惹大熊。大熊不是我們這片的,很少來,偶爾來轉一圈,那肯定是自己的勢力範圍内找不到吃的了。以前見到他,覺得他是個獨行俠,眼神很冷、戒備、兇狠。
前天,四只貓的晚飯裏,罐頭給的比平時多些,還每個碗裏給了一點雞肉,那四只被慣壞的貓吃完晚飯,奢侈地剩下了一半之後,扭扭屁股就都走了。不久之後,大熊晃了過來,狼吞虎咽地把幾乎相當於三只貓的量的晚飯掃了乾淨,大概不常吃到這麽好吃的吧。今天早晨,驚奇地發現大熊坐姿很端正地出現在院子的一角,看著我也不是很害怕。我隨手給他抓了把貓糧,他立刻開始吃了起來。其實我一直很喜歡大熊憨憨的樣子,但是他不是容易接近的貓,不過我終于發現,今天早晨的大熊,看著我的眼神很明亮,很平和,沒有兇狠的感覺。
Tuesday, March 29, 2011
逝去
馬先生的貓黑包包突然病死了,讀了他寫的黑包包和黃槍槍的感情,眼淚來得那麽容易。
前兩天,我家附近也死了一只黑貓,死在一戶沒有人住的人家門口,這幾天一直
躺在那裏,今天早上,有人給貓身上蓋了一塊花布。
前段時間,德國動物園的小白熊Knut在毫無徵兆下突然也下世了,解剖後發現Knut的腦有損傷,其他器官均良好,死因依然很撲朔迷離。
對於動物的眼淚來得很容易,對於人卻複雜的多。
我們總把天使想象成人類,或是有著人形長著翅膀的東西,但是我記得在一篇無意中讀到的故事裏,作者說其實天使全都是動物,人類根本當不了天使~~~
大概在這個世界已經越過了懸崖,勒不了馬的時候,天使就逐一回去復命了吧。
這是一個有多少迷障的紅塵世界啊,巨大的都市是多麽地讓人失去本性啊~~~哪怕只借你一個瞬間的慧眼,讓你窺探到赤裸裸的真實的一角,只怕都能在靈魂裏留下無法磨滅的恐怖烙印~~~
我們瘋迷了一般追求的昂貴的“奢侈”東西,即便裝飾的再絢麗奪目,也不過就是一只小動物的皮、是一只小動物的角、是一只小動物的骨;而剩下的,全都是給我們塞牙縫的肉了~~
我在賣炸雞的快餐店門口,看到這樣的壁畫:兩只雞和兩個人,歡快地彈奏著曼陀羅,共同宣傳推銷著面前一盤看似香氣撲鼻、灑滿了香料的雞肉大餐。看到這個,我只能覺得,我們真是瘋狂殘忍的東西。
但如果不這麽愚蠢地自欺欺人地活著,是不是其實沒有人真的活得下去呢~~~
前兩天,我家附近也死了一只黑貓,死在一戶沒有人住的人家門口,這幾天一直
躺在那裏,今天早上,有人給貓身上蓋了一塊花布。
前段時間,德國動物園的小白熊Knut在毫無徵兆下突然也下世了,解剖後發現Knut的腦有損傷,其他器官均良好,死因依然很撲朔迷離。
對於動物的眼淚來得很容易,對於人卻複雜的多。
我們總把天使想象成人類,或是有著人形長著翅膀的東西,但是我記得在一篇無意中讀到的故事裏,作者說其實天使全都是動物,人類根本當不了天使~~~
大概在這個世界已經越過了懸崖,勒不了馬的時候,天使就逐一回去復命了吧。
這是一個有多少迷障的紅塵世界啊,巨大的都市是多麽地讓人失去本性啊~~~哪怕只借你一個瞬間的慧眼,讓你窺探到赤裸裸的真實的一角,只怕都能在靈魂裏留下無法磨滅的恐怖烙印~~~
我們瘋迷了一般追求的昂貴的“奢侈”東西,即便裝飾的再絢麗奪目,也不過就是一只小動物的皮、是一只小動物的角、是一只小動物的骨;而剩下的,全都是給我們塞牙縫的肉了~~
我在賣炸雞的快餐店門口,看到這樣的壁畫:兩只雞和兩個人,歡快地彈奏著曼陀羅,共同宣傳推銷著面前一盤看似香氣撲鼻、灑滿了香料的雞肉大餐。看到這個,我只能覺得,我們真是瘋狂殘忍的東西。
但如果不這麽愚蠢地自欺欺人地活著,是不是其實沒有人真的活得下去呢~~~
Wednesday, March 23, 2011
我們的創作優於我們自身
在我們存在的世界裏,完美應該是不存在的。但是有意識無意識之間,很多人都在尋找完美。那也是諸多煩惱來源之一。
我們讀一本字字珠璣的書,則希望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我們聼一段超凡脫俗的古琴,則希望彈奏古琴的人不識人間煙火。
我們欣賞一幅震撼心靈的名畫,並知道只有坎坷痛苦的人生才能孕育出這樣的傑作,因此就希望畫家有一個我們希望的“完美的坎坷痛苦的人生”。
我接觸最多的還是書,對於作家與他/她的作品之間的關係或許更多一些感觸。當你喜歡上一個作品時,對於它背後的作家產生好奇,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我相信那句話:我們的書優於我們自身。在創作的過程中,作家和作品或許是呈天人合一的狀態,一旦作品完成,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雖然每一件作品都是由作家所孕育,但是一旦脫生,它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仍然與作家有關聯(這是必然的),但是也可以完全抛開作家,獨立存在著。
因此,我是不太願意把作家和作品太過於混爲一談的。我們的書優於我們自身。換句話說,書是作家最精華一面的展示,是作家最希望外人所看到的一面的展示,是作家人生最閃光的一個階段的凝聚,是作家有限的人生所延續下來的無限的legacy。而作家的人生永遠大於他的任何一本書。
有時候我會想,我們究竟爲什麽需要文學?當然,文學存在的意義很多。而我自己最有所感悟的一點,人生就像由無數絲綫匯聚的海洋、無數絲綫編織的群山、無數絲綫平行又交錯的滂沱大雨、無數絲綫纏繞在一起的迷霧。沒有頭緒,像初生和彌留時的混沌一般沒有頭緒。而作家、和其他藝術家,是被上天賦予敏銳心靈、敏銳眼光的一群,他們永遠在找這巨大的絲綫團裏面的綫頭,找到了,就開始摸索它的來龍去脈,摸索清楚了,就把它抽出來,按照自己的感悟和意圖,編織成我們熟知的小説、油畫、音樂和各種藝術形式。對我來説,文學就是一種頭緒。但說到底,文學也只不過是這巨大綫團中的有限的幾絲綫索,或許是最閃光的幾絲。而剩下的那些尚未提及的,就是我們以身和生來感受的人生了,這裡有無止盡的庸俗,無止盡的失望,無止盡的苦難,也有文學中所提及的令人生變得值得又美好的事情。
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潛意識裏,希望我們所喜愛的作家是一個完人,或者希望他是一個完全像他的作品那樣的人。而一旦發現作家不過是個俗人,甚至是個惡人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在以同樣的心情去接納他的作品。其實,從頭至尾,作品沒有變過,作家也沒有變,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心。
與其把作品與作家相聯繋,不如把作品與自己的心相聯繋。作品一旦產生,它就不再為作家而存在,它只為讀它的你存在。
又有誰能想到,臭名昭彰的隋煬帝,能寫出無比多情的詩和賦呢。還有唐詩世界裏的巨匠李白,我總覺得放在現在,李白大概會是個不太靠譜、會投機的人,可是,誰又在乎呢。以及我非常喜歡的王維,當年迫不得已被安祿山脅迫作了“偽政權”的官員,放在現在,大概類似於“漢奸”一流吧。可是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想到王維,大概都只想得到他是山水詩的始祖而已。
把作家看成是俗人吧。連作品都難以完美,又怎麽能期待作家是個完人呢。這麽做的我們,豈不陷入煩惱的迷障嗎?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銷魂
《野望》 -- 楊廣
我們讀一本字字珠璣的書,則希望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我們聼一段超凡脫俗的古琴,則希望彈奏古琴的人不識人間煙火。
我們欣賞一幅震撼心靈的名畫,並知道只有坎坷痛苦的人生才能孕育出這樣的傑作,因此就希望畫家有一個我們希望的“完美的坎坷痛苦的人生”。
我接觸最多的還是書,對於作家與他/她的作品之間的關係或許更多一些感觸。當你喜歡上一個作品時,對於它背後的作家產生好奇,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我相信那句話:我們的書優於我們自身。在創作的過程中,作家和作品或許是呈天人合一的狀態,一旦作品完成,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雖然每一件作品都是由作家所孕育,但是一旦脫生,它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仍然與作家有關聯(這是必然的),但是也可以完全抛開作家,獨立存在著。
因此,我是不太願意把作家和作品太過於混爲一談的。我們的書優於我們自身。換句話說,書是作家最精華一面的展示,是作家最希望外人所看到的一面的展示,是作家人生最閃光的一個階段的凝聚,是作家有限的人生所延續下來的無限的legacy。而作家的人生永遠大於他的任何一本書。
有時候我會想,我們究竟爲什麽需要文學?當然,文學存在的意義很多。而我自己最有所感悟的一點,人生就像由無數絲綫匯聚的海洋、無數絲綫編織的群山、無數絲綫平行又交錯的滂沱大雨、無數絲綫纏繞在一起的迷霧。沒有頭緒,像初生和彌留時的混沌一般沒有頭緒。而作家、和其他藝術家,是被上天賦予敏銳心靈、敏銳眼光的一群,他們永遠在找這巨大的絲綫團裏面的綫頭,找到了,就開始摸索它的來龍去脈,摸索清楚了,就把它抽出來,按照自己的感悟和意圖,編織成我們熟知的小説、油畫、音樂和各種藝術形式。對我來説,文學就是一種頭緒。但說到底,文學也只不過是這巨大綫團中的有限的幾絲綫索,或許是最閃光的幾絲。而剩下的那些尚未提及的,就是我們以身和生來感受的人生了,這裡有無止盡的庸俗,無止盡的失望,無止盡的苦難,也有文學中所提及的令人生變得值得又美好的事情。
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潛意識裏,希望我們所喜愛的作家是一個完人,或者希望他是一個完全像他的作品那樣的人。而一旦發現作家不過是個俗人,甚至是個惡人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在以同樣的心情去接納他的作品。其實,從頭至尾,作品沒有變過,作家也沒有變,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心。
與其把作品與作家相聯繋,不如把作品與自己的心相聯繋。作品一旦產生,它就不再為作家而存在,它只為讀它的你存在。
又有誰能想到,臭名昭彰的隋煬帝,能寫出無比多情的詩和賦呢。還有唐詩世界裏的巨匠李白,我總覺得放在現在,李白大概會是個不太靠譜、會投機的人,可是,誰又在乎呢。以及我非常喜歡的王維,當年迫不得已被安祿山脅迫作了“偽政權”的官員,放在現在,大概類似於“漢奸”一流吧。可是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想到王維,大概都只想得到他是山水詩的始祖而已。
把作家看成是俗人吧。連作品都難以完美,又怎麽能期待作家是個完人呢。這麽做的我們,豈不陷入煩惱的迷障嗎?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
一望黯銷魂
《野望》 -- 楊廣
Monday, March 21, 2011
最近的精神食糧
蟲師
《蟲師》,喜歡到讓我必須擁有正版。不過相比較於蟲師的漫畫和真人版,我只對動畫版有這樣的情節。我喜歡動畫裏幾乎無處不在的綠色,綠的那麽鮮嫩、活潑、不同尋常,幾乎是生命的象徵;我喜歡日語原聲中那個老婆婆蒼老、飽含歲月的旁白;我喜歡被白雪覆蓋的深山裏,小茅屋中透出的微弱但溫暖的油燈的光;當然,還有經典的、每集都變換的恬靜的配樂。觀看蟲師時,腦海裏一直出現“靈山”這個字眼,和高行健的靈山沒有什麽必然的關係,只不過,主角銀古那不得不進行下去的旅行,不就是他的靈山之旅嗎。
《傲慢與偏見》,這書也盡人皆知。我選了一本有詳盡註解的版本。雖然一邊讀原文,一邊花更多的時間讀註解,減少了暢讀的樂趣,但是對於我這種背景知識少得可憐的初級讀者,註解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必定會錯過作家字裏行間的意思。註解不僅針對“傲”,也為所有維多利亞時代同類別的小説奠定了必要的閲讀背景知識。不過,那個時期英國的小姐們,繁文縟節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中國古代的小姐們那~~~中國書香門第的小姐們講究琴棋書畫,女紅針黹;而英國的小姐們,讀書識字不在話下、鋼琴是必須、法文是必須、畫畫是必須、舉止優雅就更是“生死攸關”的本事,看來哪兒的小姐都不容易=.=
去圖書館一本書不借是很痛苦的,因此雖然沒讀完“傲”,也只好先讀這本半路殺出的小故事了。我聼過Ian McEwan的名字,他最有名的作品大概是改編成電影的Atonement,我在一些常去的博客上也經常聼到對於他的溢美之詞,所以,偶然間看見這本小小說,就借來看看,果然,立刻就發現這是個文筆非常不一般的作家,捕捉人的細膩情感的功力一流。讀好的詞句,如口齒噙香,我又不得不把這句話用一遍了。
《蟲師》,喜歡到讓我必須擁有正版。不過相比較於蟲師的漫畫和真人版,我只對動畫版有這樣的情節。我喜歡動畫裏幾乎無處不在的綠色,綠的那麽鮮嫩、活潑、不同尋常,幾乎是生命的象徵;我喜歡日語原聲中那個老婆婆蒼老、飽含歲月的旁白;我喜歡被白雪覆蓋的深山裏,小茅屋中透出的微弱但溫暖的油燈的光;當然,還有經典的、每集都變換的恬靜的配樂。觀看蟲師時,腦海裏一直出現“靈山”這個字眼,和高行健的靈山沒有什麽必然的關係,只不過,主角銀古那不得不進行下去的旅行,不就是他的靈山之旅嗎。
Downton Abbey (唐頓莊園)
憑直覺收入了這套劇集。偶然在pbs上看到,預感這是非常精致的製作(就像當初偶然看到Cumberbatch的福爾摩斯一樣),目前剛看完一集,證明直覺應該是對的。看它的原因之一是Maggie Smith的表演,這位老太太在Gosford Park裏面就把刁鑽的Lady Trentham演活了,只要有她在的場景,基本其他人就不太容易出彩。她的臺詞功力總能到位地表達出英式冷幽默和“高貴的刻薄”。在唐頓莊園裏,她演得又是屬於“太后”性質的角色,因此十分期待。
《傲慢與偏見》,這書也盡人皆知。我選了一本有詳盡註解的版本。雖然一邊讀原文,一邊花更多的時間讀註解,減少了暢讀的樂趣,但是對於我這種背景知識少得可憐的初級讀者,註解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必定會錯過作家字裏行間的意思。註解不僅針對“傲”,也為所有維多利亞時代同類別的小説奠定了必要的閲讀背景知識。不過,那個時期英國的小姐們,繁文縟節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中國古代的小姐們那~~~中國書香門第的小姐們講究琴棋書畫,女紅針黹;而英國的小姐們,讀書識字不在話下、鋼琴是必須、法文是必須、畫畫是必須、舉止優雅就更是“生死攸關”的本事,看來哪兒的小姐都不容易=.=
去圖書館一本書不借是很痛苦的,因此雖然沒讀完“傲”,也只好先讀這本半路殺出的小故事了。我聼過Ian McEwan的名字,他最有名的作品大概是改編成電影的Atonement,我在一些常去的博客上也經常聼到對於他的溢美之詞,所以,偶然間看見這本小小說,就借來看看,果然,立刻就發現這是個文筆非常不一般的作家,捕捉人的細膩情感的功力一流。讀好的詞句,如口齒噙香,我又不得不把這句話用一遍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